
製服既然屬於上班裝,那麼對身著製服上班的商界人士而言,穿著和塔配製服,就必須嚴格地遵守有關的禮儀規範和本單位的具體規定。 在穿著製服上班時,商界人士必須注意以下四個方麵的問題。
第一,要忌髒。穿著製服,必須努力使之保持幹淨而清爽的狀態。上班所穿的製服難免總會被弄髒,這一點並不值得大驚小怪。重要的是,對於製服的清潔與否,一定要時刻留意。一旦發覺它被弄髒了,就應當馬上進行換洗。換而言之,對於製服定期或者不定期地進行經常性地換洗,應當成為每一位商務人員用以維護自我形象的自覺而主動的行動。不僅如此,除製服之外,與之同時配套穿著的內衣、襯衫、鞋襪,亦應定期進行換洗,而絕不可容忍其長期“值班”。
在外人麵前,商界人員所穿的製服必須無異味、無異物、無異色、無異跡。若是其汗臭撲鼻,或是遍布油垢、汗跡、湯漬、漆色,不一定表明著裝者勤勞辛苦,卻往往會令人感到肮髒不堪。
第二,要忌皺。穿著製服,另外一個重要的要求,是要求其整整齊齊、外觀完好。由於製服所用的麵料千差萬別,並非所有的製服都能夠作到懸垂挺括、線條筆直,但是不使其皺皺巴巴、折痕遍布,卻是每一名商務人員均應作到的。無論從哪一個方麵來說,身穿一套折皺製服的商界人士,都難於贏得他人的尊敬。除了窩囊邋遢、消極頹廢、懶惰不堪、不修邊幅這一類的評價之外,恐怕再也找不到適於對其加以評論的言詞了。
為了防止製服產生折皺,必須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。例如,脫下來的製服應當掛好或疊好,切勿信手亂扔。洗滌之後的製服,要加以熨燙,或是上漿。穿製服時,不要亂倚、亂靠、亂坐,等等。最重要的是,要在思想上認識到,滿是折皺的製服是醜的,而不是美的。
第三,要忌破。在工作之中,有時商界人士所穿的製服經常會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破損。除了“工傷”這一因素之外,製服穿著的時間久了,也會自然發生“老化”,例如開線、磨毛、磨破、鈕扣丟失,等等。
發現製服“掛彩”之後,商界人士應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,並且根據其具體情況分別加以對待。在一般情況之下,製服一旦在外觀上發生明顯的破損,如掉扣、開線或形成破洞等等,就不宜在工作崗位上繼續穿著。在辦公室裏,特別是在某些“窗口”部門工作的商界人士,或是擔負領導職務的商界人士,更是要注意到這一點。千萬不可視而不見,聽之任之
對破殘的製服,應分別進行處理。若其為勞動服,則經過認真修補後,仍然可以再穿。但不應對破殘之處敷衍了事,在此貼膠布或別別針,都是不規範的。若其為禮賓服或辦公服,破殘之處經過修補後痕跡明顯者,如需要打補丁或換上式樣不配套的鈕扣之類,則不宜再度在正式場合穿著。
第四,要忌亂。如果單位裏規定全體員工著製服上班,每一名商務人員都必須“從我作起”,認真遵守此項規定。不僅如此,商務人員還須注意,欲使製服真正發揮功效,穿著者還必須認真地依照著裝規範行事。
在穿製服的單位裏,最忌諱一個“亂”字。商界人士穿製服時所謂的“亂”,主要反映在如下兩個方麵:
一個方麵的問題,有人不按照規定穿製服。在某些要求穿製服的單位裏,總有個別人以“忘記了”、“不舒服”、“不合身”、“不喜歡”為由,拒絕穿製服。他們甚至自以為美地將街市裝、宴會裝、沙灘裝、臥室裝穿到單位裏來,不僅讓別人搞不懂他們是不是上班來了,而且還因此破壞了本單位的製度和秩序,讓外人覺得本單位管理不嚴。
另一個方麵的問題則是,有人穿製服時不守規矩。在有些單位裏,一些人雖然按規定穿了製服,但是卻自行其事、 隨便亂穿。比如說,敞胸露懷、不係領扣、高卷袖筒、挽起褲腿、亂配鞋襪、不打領帶、襯衫下擺不束起來,等等。如此種種作法,亦有損製服的整體造型。客觀地講,這些作法的危害性並不亞於不穿製服。